当前位置:首页> 生育保险 >


生育保险产检报销项目,生育保险产检报销项目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4-04-20 09:08:51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生育保险产检报销项目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生育保险产检报销项目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产检费用报销标准2020?

产检报销标准是1200元

生育保险产检报销项目,生育保险产检报销项目有哪些

一、医疗费用报销标准:

1、产检费用:1200元;

2、分娩费用:

a、市内一、二级定点医疗机构:3800元;

b、市内三级定点医疗机构:4800元;

3、计划生育手术项目:(市内各级定点医疗机构)

a、放置/取出宫内节育器:200元;

b、流产术:500元;

2020年各地产检费用报销的标准不一样,以山东省为例:

生育女职工在2020年11月1日后生育的,孕期产检费用可以报销。标准为1200元,超过35周岁(含35周岁)怀孕的增加600元,也就是1800元。

如果想要了解本地的产检费用报销标准,建议到医保局去咨询。

生育险孕期做的所有检查都可以报销吗?有什么规定?

生育险孕期做的所有检查都可以报销吗?有什么规定?

咨询了一下身边已经当妈妈的朋友,他们说在怀孕的时候,所有的检查费用加起来差不多都是一万以上。面对这么高的孕检费用,生育保险全部报销那肯定是不可能的。毕竟生育保险的单位缴费低,个人还是不缴费,光是一万多的检查费全部报销,估计已经可以让生育基金吃不消,更别说还有生育医疗费和生育津贴这两笔待遇。

比如在重庆地区产前的缴费费是根据医院的等级来进行限额支付,支付标准为:1级医院300元、2级医院400元,3级医院500元。比如小芳是三级医院产检的,花费800元,报销500元

产前检查费报销方式,需要先由个人垫付之后在生育后90天内按规定持资料到参保地生育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申领手续。另外产检的费用是不能使用社保卡的,需要现金支付。到时候提交资料的时候,需要提供相应的产检的发票,如果没有办法提供可能就报销不了。使用医保卡结算的,是没有办法开具到发票的。你使用了医保的个人账户结算,生育保险就没有办法重复给你报销。

以上的报销标准都是重庆地区,其他城市的报销金额和方式建议咨询外省12333.

答案是:肯定不能!

不是所有产检项目的费用都报销,生育险只报销一部分,超出的部分由个人承担。

关于生育险的报销问题,有什么规定?我来做一个回答

首先,生育险是包含在我们常说的“五险一金”里,“五险”指的是五种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以及生育保险;“一金”指的是公积金。注意:生育险是由雇佣你的单位负责缴纳的,参保者按规定享受:生育津贴、生育医疗费用、计划生育手术医疗费用。

但是,目前生育保险的报销条件、报销时间和报销费用根据各个地区的社保部门的要求会有所不同,这点也需要注意。

主要有以下几项规定:

  1. 生育保险缴费时间要求,因各地方政策规定不同,时间要求不同。有些地方要求连续缴费不中断满12个月才能享受生育保险,但有些地区则要求累积缴费满12个月即可,这更加人性化。通常情况下,一般要求满足缴费满6个月以上或者满12个月以上,这点得具体咨询大家所在的当地社保部门。

  2. 报销时间限制不同。有些要求产后3个月内递交材料,有些是6个月内,还有些是12个月有效,这点也是分娩之前大家要提前咨询好的,避免错过时间不给报销。
  3. 生育医疗费用包括:产检和分娩时候的医疗费和住院费,各地的政策要求也不同,而且报销费用的标准大有不同。产检费报销大体上分为两种:(1)产检费定额报销,超过定额的标准的部分自行负责;(2)按照产检项目划分,一部分产检项目全额免费,另外一部分项目费用自行负责。基本原则是:产检项目只能报销一部分,并不能全部报销,而分娩费用报销是按照定额标准报销,费用标准各地不同,具体金额要咨询当地社保部门。

那么,需要报销生育保险费需要准备哪些资料,然后才能到指定的经办机构办理报销手续呢?

  1. 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一份

  2. 住院费用票据原件及复印件一份(报销联)
  3. 出院证明原件及复印件一份
  4. 准生证原件及复印件一份
  5. 出生证原件及复印件一份
  6. 结婚证原件及复印件一份
  7. 如果有并发症,需要准备好住院清单原件及复印件一份
  8. 个人银行卡复印件

生育保险的根据各个地区的管理规定不同,因此相关费用报销流程各个地区也有区别,但是报销流程大概可以参照下面的流程图: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生育保险产检报销项目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生育保险产检报销项目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上一篇: 社保挂靠代缴生育保险,

下一篇: 如何用老公的生育保险,如何用老公的生育保险医院定点

相关推荐

RECOM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