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保险多于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多于养老保险怎么办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医疗保险多于养老保险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医疗保险多于养老保险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全国医保参保人数高达13.5亿人,为什么社保的人数大大低于医保?
首先,是我国的医疗制度不完善,因病致贫的现象时有发生,人们就医负担重,参加医保能减少个人看病负担,给自已有个保障。
其次,社保缺乏人们的认可度,而且社保多由单位来给职工交缴,自由职业者可以自已按比例交纳,有能力的人就交,没能力的人自然也就断交或不变。
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与医疗保险缴费基数为什么不相同?
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与医疗保险缴费基数为什么不相同?
基本上各省市都规定有社保缴费基数的上下限,依据的标准就是当地统计的社会平均工资,在社平工资60%-300%之间的缴费基数是合理的,但这分随单位参保和灵活就业人员参保两种情况。
随单位参保,根据规定,单位职工参保的基数是本人上年度平均工资,职工工资低于当地社会平均工资60%的按60%缴费,高于社会平均工资300%的按社会平均工资300%缴费。单位参保有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险,各险种单位和个人的缴费负担比例是固定的,不能选择性参保,是统征统收的,也就是采用同一缴费基数的,所以不会存在五险缴费基数不同的情况。
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只能参加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两种,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参保人是可以在社会平均工资的60%-300%之间自由选择的,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缴费档次,比60%,80%,90%,150%等等。而各地医疗保险也有缴费档次,但是它不是社会平均工资的60%-300%这样计算缴费基数,而是直接以社会平均工资为参照基数,不同的缴费比例确定缴费档次的,比如5%缴费为一档,11%缴费为二档。这样的话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缴费基数就存在不同。例如,当地社会平均工资为6000元,养老保险参保选择的参保档次为80%,那么缴费基数就是6000*80%=4800元,养老缴费就是4800*20%=960元;而医疗保险是以社会平均工资100%即6000元为缴费基数的,那么医疗保险的一档缴费为6000*5%=300元,二档缴费为6000*11%=660元,如果养老保险选择100%档次,那么就和医疗保险缴费基数相同。当然医疗保险缴费档次只是举个例子,各地因政策不同缴费的档次不一样。
所以,社保随单位参保,各险种的缴费基数是相同的。以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缴费基数可能存在不同的情况。
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和医疗保险缴费基数不同,有时候也是在所难免的事情。主要是缴费工资口径和计算比例的不同。这是大家最容易遇到的问题了。下面举两个城市的例子:
比如说北京2020年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基数是3163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缴费基数是4713元,医疗保险最低缴费基数5360元。
2020年国家要求各地为了优惠企业和缴费单位,可以保持2019年的最低缴费基数不变。2018年的北京市全口径社会平均工资是7855元,7855元乘以46%=3163元,原因是北京市养老保险最低缴费基数的比例是46%。
2019年5月国家要求使用全口径在岗职工社会平均工资作为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上下限,国家要求缴费基数下限应当为60%的全口径在岗职工社平工资,北京市制定过渡性方案将从40%逐渐过渡为60%。
2020年原本规划为缴费基数下限比例52%,不过按照国家应对新冠疫情的临时措施,可以沿用2019年最低缴费基数,因此才继续使用3613元。
北京市医疗保险缴费基数的核定实际上是2019年北京市在岗职工的社会平均工资,平均工资是9910.6元。因此其缴费基数上下限分别是29732元和5360元。其实,2019年以前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也是使用这一口径,但是2019年以后口径分开。
其实,口径分开以后虽然计算较为复杂,但实际上还是透露着国家的照顾,为企业和参保人员减轻负担。
深圳市的缴费基数更为复杂。当地户口企业养老保险合计缴费比例是22%,其中单位是13%+1%,个人是8%;非深圳户口参保,只需要缴纳13%和8%就可以。
深圳市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的上限是按照上年度广东省全口径从业人员月平均工资的三倍计算,只有20268元。广东省全口径从业人员月平均工资是6756元每月。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下限是深圳市当前的最低工资标准,2020年是2200元。
深圳市医疗保险缴费基数是以深圳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计算的。深圳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是10646元,60%~300%的缴费基数下限和上限分别是6387元和31938元。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医疗保险多于养老保险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医疗保险多于养老保险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